十月第一個週末和EIAP一起去了趟諾曼第,這算是自從德國入境以來,在歐洲第一次出遠門,心情難免有些興奮,特別又是和一大群來自各國的學生出去玩,當然大多數是歐洲國家,黃皮膚真的是少之又少。不過整體而言,除了多雨的天氣以及前一天剪壞的頭髮,這趟兩天一夜的旅行讓我玩得滿開心的。
至於為什麼會有這趟旅行呢?在九月剛開學時十三大的國際學生組織就宣傳了旅遊活動,全程包住、交通、門票,一切打理妥當只要85歐元,相當划算!要知道若自己到諾曼第的聖米歇爾山,可是要從巴黎搭高鐵兩三小時,再轉一小時多的公車,所費不貲啊!所以早在行程一出來,就和同學一起報名,體驗一下法國版的「上車睡覺、下車尿尿」的跟團旅行。
而究竟諾曼第在哪裡呢?嗯對,就是二戰盟軍登陸的那邊,在法國的西北方。而這次主要行程就是到聖米歇爾山,一個靠近布列塔尼、遺世而獨立的海上修道院。這修道院可是法國top 3的觀光勝地,僅次於艾菲爾鐵塔與凡爾賽宮殿。在日本人的心中,可是必去的景點之一呢,我想大概是日本人很吃「空靈治癒系」那一類的觀光路線吧?!
星期六一早天色還沒亮,和朋友從宿舍出發,坐上RER線抵達集合地點,趕在八點從Porte Maillot搭上遊覽車出發。
(到集合地點約莫七點多,巴黎正在甦醒中)
在集合時還跟趙敏、Jasmine認親一下,台灣人到法國第一次見面就一起旅行,有他鄉遇故知的感動啊!這次EIAP總共安排了兩輛遊覽車,我們坐在第一車,才開上路沒多久天公就開始不作美,下著要大不大的雨,模糊了窗外的一片風景,我索性帶上耳機補眠。等到遊覽車停下時,已經到達休息站,大家下車買食糧、上廁所。
(這種雨在東方人眼裡是需要打傘,可是西方人卻覺得不用)
(休息站其實就是一家複合型商店,賣名產、餅乾糖果等)
(也有附設咖啡攤和麵包攤,旁邊還有一排的咖啡販賣機)
(在這休息站中的東西,價錢真的貴得很離譜)
(這不是特例,不過一顆健達出奇蛋要1.5歐,小朋友你吃得下去嗎)
(品客一小罐快要台幣八十元,這讓嘴饞的胖子們怎麼買得下手啊??)
價錢台法大不同,不過廁所文化都差不多。由於女生廁所排隊太冗長,有些女生索性到男生廁所,筆直排成一列等候隔間,實在讓在小便池的男士們芒刺在背。
再下一次下車時,就抵達聖米歇爾山了。不過這中間兩三小時內,車上的組織學生帶頭玩了一個猜歌遊戲。鄰座的八位為一組,出題同學用ipod放出音樂,必須猜出歌名與歌手名字。如果是美國音樂,那還可以競爭一下,但要全車歐洲學生猜法國流行樂,實在是高高高難度。不過幸運如我,貢獻了全車大概只有我會的一首歌吧,那首歌是以前Sylvain推薦給我的歌單之一,因為前奏的提琴聲實在太突出,加上歌詞是英文的且十分簡單,所以一聽就想到這首Jolie coquine。
(遊覽車下車後還要走一段路到公車接駁處,在搭到山腳下)
(nous sommes taiwanais^^)
遠處看聖米歇爾山真的滿漂亮的,就像海中的孤島。從前時中間的道路的確會因為漲潮而淹沒,也因此在入口處就會看到退潮時刻標示。不過現在陸連道路早已規劃得很好了,要再看到從前的光景,可能要等海嘯吧@@!
走近這座「小城」,會讓人有身在九份的錯覺。蜿蜒而上的小路,兩旁捱著餐廳與藝品店,差別只在於這裡餐廳賣可麗餅、賣法式套餐,藝品店賣十字架、聖像等等。
(來這邊的全是觀光客,不知道有多少居民住在這?)
(這種天氣其實已經惹毛我了,想撐傘可是路窄人稠,隨時都會打到人)
(兩旁其中一間小博物館,佇立的假人會讓人不經意瞥見時嚇到)
(賣的藝品大多是這些東西,也有一些酒啊等名產)
(不過幸好下雨比較冷,不然爬這山會熱到打赤膊)
(完全就是針對血氣方剛的小男孩,好幾個金頭毛小朋友一直盯著不動耶)
(明信片的照片總是騙人,為什麼晴天的聖米歇爾山那麼漂亮呢?)
(過去是一個小教堂和小墓園)
(這裡的光明燈香油錢很多彩)
(教堂旁就有一個小墓園)
(沿路還經過一間騎士博物館)
(不過門票滿不便宜,加上最高的修道院才是主目標)
經過第一家藝品店會很想駐足,我最喜歡那些小玩意兒了,即使不買看看也覺得有趣。不過整條街幾乎都大同小異,走到越高,兩旁的店家就越不吸引目光,只想一心一意爬完這該死的階梯啊!